7月,是火熱的畢業季,也是新員工的入職季。今年,有1200名新員工加入三峽大家庭,他們朝氣蓬勃、清澈純粹,帶著職業理想和創業熱情奔赴三峽集團各條戰線,為改革發展注入更多青春奮進之力。
新員工具有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可塑性好等特點,他們是企業不斷壯大的基本保障,也是企業未來的最佳代言人。三峽集團成立30年來,正是因為一批批新員工、一代代青年人選擇三峽、融入三峽、傳承三峽,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與智慧,才鑄就大國重器的輝煌、開拓奮進“兩翼齊飛”的宏闊征程。
今天的中國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今天的三峽承擔著發揮“六大作用”、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的新使命,新員工選擇三峽集團作為職業生涯的“第一站”,既是與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相向而行,也是為自我價值實現的雙向奔赴,盡可以在三峽集團的大舞臺上施展才華抱負。共青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向新時代青年發出了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挺膺擔當的號召,“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也召喚著三峽集團新員工奔赴山海、不負夢想,在職業生涯第一站沖出成長加速度。
自信自強是根本。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三峽集團作為國之重企,始終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休戚與共,始終與祖國共奮進,與人民同奮斗。生逢偉大時代,登上事業舞臺,我們要始終堅守信仰、堅信理想,以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豪情壯志厚植家國情懷和事業忠誠。源自精神深處的自信自強才能煉就鮮衣怒馬時的清醒、困頓焦灼時的勇氣、百煉成鋼時的堅韌,才能在深山峽谷的跋涉、在追風逐日的奔波、在守護一江清水的堅守、在攻克創新困局的執著、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堅持到最后,與三峽事業同行到底。
團結一致是核心。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最有力量。年輕人有個性、有思想、有創造力,是我們事業的活力來源,但是這不代表不講原則講自我,更不是本位主義、利己主義。當前,三峽集團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期,正是爬坡過坎、吃勁攻堅的時候,就更需要我們深刻理解人民立場、增強集體觀念,自覺把“小我”的青春奮斗融入“大我”的偉大事業之中。要學會廣泛的溝通合作,爭取更多的認知認同,發揮每個人的智慧才干,為實現中國夢匯聚起更多力量。
擔當奮斗是關鍵。強國之路不可能一片坦途,興企之路也不可能輕輕松松,創建世界一流是對三峽集團綜合實力的綜合評價,也是對三峽人能力素質和意志品質的全方位考驗。經過30年的積累,三峽集團在業務布局、核心技術、治理能力等方面積累了一定優勢,但是絕不能有松口氣、歇歇腳的優越感,要切記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仍然是我們的法寶。特別是新入職的新員工們,成長在新時代,從小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多比較充裕,更是每個家庭關心關注的焦點,在“院校人”到“職業人”的轉換中需要堅決摒棄得過且過的“躺平”心態,躺在前人功勞簿上享受的“坐享”心態,“躲進小樓成一統”的逃避心態,更不能把擔當奮斗當吃虧。要拿出年輕人的志氣、銳氣、勇氣和才氣,勤奮學習、躬身實踐,主動到一線建功立業。
開放包容是重點。今天的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今天的三峽也需要在帶領中國水電“走出去”中發揮引領作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沖突與融合,特別是我們很多新員工都有海外留學和交流經驗,所以用包容的態度看待世界,以開放的胸襟加強合作是當代中國青年的必備素質和必然選擇。更好讓世界認識三峽、讓三峽走向世界,也是當代三峽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在工作實踐中要鍛煉國際視野,帶著“交朋友”“共贏”的理念,干好本職工作,講好三峽故事,讓世界通過三峽了解一個真實、開放、自信、負責任的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之于黨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全黨全社會都要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新員工所在的各部門各單位也要幫助新員工快速適應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幫助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新員工可以心無旁騖的“安營扎寨”、全力以赴“施展拳腳”。
發布日期:2023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