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English

    調查研究不妨多些“三氣”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三峽集團各部門各單位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對于推動主題教育走實走深、促進三峽集團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提高調研成果質量,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調查研究不是空口號、虛架子,質量效果最為重要,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調查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解決問題。

      能否解決問題是檢驗調查研究是否做到位的試金石。若是帶著“框框”下基層,預設結論、按需求證,走規定線路,看“盆景”典型;或是只聽成績,只收集不痛不癢的小問題敷衍了事;或是調研成果一大片、成效看不見。如此為了調研而調研,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滋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成為加重基層負擔的推手。領導干部在進行調查研究時,應時刻把解決問題作為根本導向,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抓實干,以“三氣”之力破解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接地氣”把情況摸清。三峽集團生產經營業務多,尤其是新能源、長江大保護、抽水蓄能等項目點多面廣,業務快速發展中出現許多新情況、面臨許多新問題。如何持續鞏固水電引領優勢接續發展抽水蓄能業務,如何加快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如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長江生態環保與清潔能源業務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如何提升國際業務經營管理能力……都是三峽集團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攻克的課題。要解決問題,首先就要摸清情況。要以“高手在民間”的胸懷氣度,堅持走進基層一線,深入工地、場站、班組、新設立機構等基層單位,聽取實話、了解實際、掌握實情,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要提前列出調研提綱,定好目標任務,切不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把調研扎扎實實落實到位。

      “有勇氣”把問題找準。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敢于揭露問題、勇于直面問題。隨著三峽集團的快速發展,在健全科技創新機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方面,在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方面,在安全生產與合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可喜成績,但對標世界一流企業戰略目標,仍然存在諸多短板弱項。要解決這些不足,就得要勤調研、真調研,勇于直面問題、正視問題。越是困難時、困惑時,越要在調研和實踐中找思路、想辦法。要下沉工作任務重、對標差距大、改革深水區的重點業務和復雜領域,深入發展難題多、群眾意見大、工作推動慢的地方和單位,了解矛盾現狀、掌握行業信息、研究條件政策、深入分析論證,既要發現問題現象,也要深入辨析原因,更要找準問題根源。

      “冒熱氣”把對策提實。“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調查研究前期重點在“調查”,中間關鍵在“研究”,最終目標是“解決問題”。調查研究不能一“調”了之,也不能“研”而不辦,要把問題解決好,就要把調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寫好。圍繞調研發現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結合上級巡視、審計等指出的問題,要認真研究對策,進行系統研判、一體分析、辯證施策,制定切實可行、符合實際的改進方案和解決措施。有問題就立行立改,不拖延、不虛與應付,該堵塞的漏洞要堵塞好,該完善的制度要完善起來,該盤活的體制機制要下決心突破。經過充分研究、比較成熟的調研成果,要及時上升為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措施;尚未研究成熟的,要更深入聽取意見,學習應用更科學的技術手段、更完整的數據工具,持續提升研究解決問題的視野能力,完善方案后再付諸實施;對已經形成舉措、落實落地的,要及時跟蹤評估,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優化。要建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切實把調查研究的“問題清單”變成推動工作的“成效清單”。

      調查研究不是“一陣風”,需久久為功。只有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摸清,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找準,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分析透徹,真正實現“調”以務實、“研”以致用,才能讓調查研究成果更好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齊志)

    發布日期:2023年06月14日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