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也是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的日子。向著宇宙深處進發,幾代航天人高擎航天精神火炬,矢志拼搏奮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今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也將主題定為“點亮精神火炬”,旨在向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國情懷、勇于創新爭先、爭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銳意進取、勇毅前行。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自古至今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學精神、創新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我國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雖然不斷壯大,但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相比仍顯不足,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匱乏。培養造就一支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不斷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造力,是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力,需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三峽集團30年改革發展歷程,就是一部勇攀科技新高峰的創新史。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在開發建設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打造海上風電引領者、深耕長江大保護事業中,組織攻克了特高拱壩建造、水電重大裝備制造、海上風電重大裝備、深遠海一體化施工、珍稀動植物保護和江河湖庫水源地綜合保護等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取得了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科技創新成果。立足新時代新使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之需,更是三峽集團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三峽集團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為我中華、志建三峽”的三峽精神,在集團范圍內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投身科學的濃厚氛圍,激勵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優秀品質,堅決當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決當好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更多三峽力量。
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力,需要厚植創新的沃土。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在迎來難得歷史機遇的同時,面臨既要大規模開發、又要保障電力安全、實現高水平消納等多重挑戰,諸多科學前沿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亟待進一步突破。這就需要把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全集團一盤棋,加快構建層級清晰、分工明確、協同互補的創新平臺體系,積極推進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平臺層級和影響力,集聚更多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
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力,還需建立健全激勵獎勵機制。為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熱情,還需建立多維度的科技創新獎勵激勵機制,對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取得專利論文創新成果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進行專項獎勵。更為重要的是,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各類創新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要建立健全以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科研評價制度,將科技創新全面納入績效考核;要全面落實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等激勵政策,建立更加靈活的科研人員薪酬制度;要給予科研單位和人員更多自主權,全面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新型科研項目實施方式,進一步激活蟄伏的創新潛能。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三峽集團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目的,以重大工程項目為載體,以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為導向,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多出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石正言)
發布日期:2023年0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