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English

    牢牢把握價值創造這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突出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國企改革成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舉措。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行動趁勢而上,緊鑼密鼓推開。本輪改革行動對標世界一流、劍指價值創造,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根本目標是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也因此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

      新一輪國企改革實施,正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國有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回答好為誰發展、發展什么和怎么發展的問題,就必須實現從數量規模向效益效率、從短期效益向長期價值、從單一價值向整體價值的必然轉變,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更加注重效益效率、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和服務大局,有效厘清了國有企業發展的價值主體、價值內涵和增值模式,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抓手。

      突出效益效率,不斷提升價值創造的能力水平。質量第一、效率優先是價值創造的本質要求,效率效益是企業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的重要檢驗指標,也是企業精益運維、精益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國有企業承擔著新的歷史使命,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聚焦全員勞動生產率、凈資產收益率、經濟增加值率等指標,有針對性地抓好提質增效穩增長,切實提高資產回報水平,不斷提升價值創造的能力水平,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突出創新驅動,夯實價值創造的科技基礎。當前,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已經居于核心地位。企業是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結合點,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加快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國有企業必須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充分發揮企業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作用,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促進科技與產業有效對接,進一步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尊重和遵從科技創新規律,包容創新風險,讓企業科技人員放開手腳干事業、心無旁騖搞科研。

      突出產業升級,加快布局價值創造的新領域新賽道。近年來,人工智能、網絡通信、智慧生活、芯片、新能源等領域都迎來了極大的發展與突破,帶來新機遇、孕育新活力,也對企業前瞻思維和科學決策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三峽集團進軍海上風電領域時,海上風電在我國還是一個新領域新賽道,而如今已成為新能源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方向。面對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局面,國有企業必須開辟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新領域新賽道”,一手抓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一手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好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新動能”,形成發展“新優勢”。

      突出服務大局,強化價值創造的戰略支撐作用。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是國有企業的重要使命,也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根本途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都需要國有企業向其集中力量。鞏固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重要行業領域的控制地位,提升對公共服務體系的保障能力,高質量參建“一帶一路”,進一步強化戰略支撐作用。

      改革無止境,發展不停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需要國之重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離不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要以價值創造為關鍵抓手,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鍛造大國重企。(石正言)

    發布日期:2023年05月22日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