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武漢江灘公園,綠樹成蔭、草長鶯飛,游人如織、孩童嬉戲,江中船只往來繁忙,兩岸樓宇建設正酣……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長江沿線展開。歲月靜好的江灘公園背后,是上游大壩“衛士”們的默默守護。六座大壩組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不僅護佑了長江安瀾,還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能。
短短五年間,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建設中接連迎來高光時刻——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峽大壩,給予三峽工程“一個標志、三個典范”的高度評價;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對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里點贊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
厚望如山,催人奮進。那些留在三峽的難忘瞬間,那些重若千鈞的殷殷囑托,成為三峽人破浪前行的總航標,引領三峽人拼出一項項高質量發展實績——
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充分發揮長江干流水庫群聯調優勢,全面提升流域梯級六庫水資源運用能力;全力加快打造沿海最大海上風電走廊,五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初具規模;切實承擔起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使命,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作出了應有貢獻;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積極投身全球清潔能源建設,以產業為依托帶動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用清潔能源擦亮“美美與共”的綠色發展底色;堅決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在體制、戰略、機制等領域加速變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清潔能源和優質生態產品等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裝機容量1.25億千瓦、資產總額突破1萬億元,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穩健水平,繼續保持最高國際信用評級,國有資產規模和效益實現雙提升。”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說:“三峽集團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以‘兩翼齊飛’擦亮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底色。”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在4月24日這個重要而又特殊的時間節點,全體三峽人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更加信心滿懷書寫春天里的嶄新答卷。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范”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三峽工程時指出:“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志。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范,是中國人民富于智慧和創造性的典范,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范。”
五年來,三峽集團用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重要法寶,接續在大水電、海上風電、源網荷儲等領域創新發展,推動了我國水電、海上風電等行業高質量發展。白鶴灘水電站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開始勘探設計,主體工程于2017年全面開工建設,來自30多家參建單位的近3萬名建設者長期與江河為伴,設計、施工、制造、監理等水電建設各領域中堅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將白鶴灘水電站一步步從藍圖變成了現實。
駐守現場9年的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原主任汪志林自豪地說:“白鶴灘水電站登上了當今世界的‘水電珠峰’。我們集聚中國水電全產業鏈力量,勇攀科技新高峰,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造了6項世界第一、2項世界第二、2項世界第三,引領中國水電步入世界水電‘無人區’。”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三峽集團處于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的交匯點,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研發為重心,與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協同推進清潔能源、生態環保領域的科技創新。
一項新技術的創新突破,并非易事,想在市場應用中取得好的效果,更是難上加難,不僅是研發資本的消耗,更是應用場景的可遇不可求。以打破“無壩不裂”魔咒的低熱水泥為例,三峽集團在低熱水泥研發之初就與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等單位結成緊密合作伙伴,共同推進低熱水泥的研發攻關和市場推廣。
低熱水泥從研發、生產、試用到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全壩應用,經歷了漫長的20多年——最初低熱水泥在三峽工程的圍堰項目上做試用,之后又在三峽工程的廠房和電廠等局部選點試用,面對是否在烏東德水電站全壩應用的種種討論,三峽集團以信心和擔當作答:“我們選用最新的材料和工藝,全壩應用低熱水泥進行混凝土澆筑。”這一次大規模應用,造就中國基建的一個“奇跡”,為低熱水泥應用作出最好的示范。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三峽人以實際行動和成績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切。2022年12月20日,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標志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
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梯級水電站連珠成串,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可達300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4840萬噸。
依托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建設,國產水輪發電機組成功實現從單機容量70萬千瓦向80萬千瓦、84萬千瓦、100萬千瓦的跨越,機組容量提升的背后,是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全面研發與應用,是貫穿設計開發、材料采購、加工生產、部件裝配、出廠驗收到機組運行維護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同時,中國拱壩建造也進入了“智能”時代。在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施工期間,一個集成BIM、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信息技術的系統,通過埋設在大壩身體里的上萬支監測儀器,24小時不間斷地采集澆筑進度、混凝土溫度、環境溫度、濕度等數據,并根據大壩需要采取相應措施,為傳統建造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提供了“三峽樣板”。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榮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向家壩重力壩榮獲第三屆高混凝土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獎,三峽升船機、溪洛渡水電站分別榮獲“菲迪克工程項目獎”,“智能大壩”“智慧電站”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巴西朱比亞水電站技改等項目成功應用......
——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海上漂浮式風機“三峽引領號”、世界最大、亞洲首臺海上風電柔性直流換流站、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機、“源網荷儲一體化”功率路由器示范工程、以管網為重點的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
——掌握了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峽地區特有珍稀植物引種馴化和移栽技術,數項繁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突破了中華鱘淡水全人工繁殖技術難關,實現了中華鱘子二代幼魚規模化培育......
三峽人牢記領袖囑托,勇攀科技新高峰,助推了我國清潔能源和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發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了三峽力量。
“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
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峽集團要發揮好應有作用,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
三峽集團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決扛起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始終把共抓長江大保護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從起步就開始沖刺,不怕困難、不提條件,舉全集團之力推動共抓長江大保護。
——2018年,三峽集團迅速組建長江大保護五大業務平臺,全面摸排長江生態環境污染問題,開展污水治理論證探索,在九江打響了長江大保護“第一槍”;
——2019年,研究提出了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翼齊飛”的發展思路,并積極在湖北宜昌、湖南岳陽、江西九江、安徽蕪湖四個試點城市探索實踐三峽治水模式;
——2020年,加快推動城鎮污水治理由試點城市向全江拓展,實現了生態環保業務11省市全覆蓋;
——2021年,積極探索研究城市水環境現代治理新路徑,創新提出了城市“智慧水管家”和“綜合能源管家”雙管家模式;
——2022年,在安徽六安成功打造了“水管家”標桿城市,以解決管網短板弱項為重點全面啟動了管網攻堅戰。
五年來,三峽集團開展長江大保護項目建設投資的力度始終穩增不減,努力實現了生態環保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慢到快、從快到好的跨越式發展,由行業“新兵”到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力軍的歷史性轉變。
“更好造福人民”
2020年6月28日,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有序推進金沙江水能資源開發,推動金沙江流域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更好造福人民。
重大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是造福人民的重要工程,水電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持續收益穩定,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有力的輻射帶動作用,讓庫區群眾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生活有奔頭。
在四川省雷波縣民族中學,來自“三峽勵志班”的木坡布前成為雷波縣2022年的中考“狀元”。談起對“三峽勵志班”的感情,這個不善言談的彝族少年脫口而出:“‘三峽勵志班’讓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希望‘三峽勵志班’能一直辦下去。”“三峽勵志班”是三峽集團組織開展的“三峽教育幫扶”項目的子項目之一,遍布金沙江下游庫區的四川省涼山州和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等地。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從三峽幼兒園到三峽小學再到三峽中學,“三峽”已經深度融入了巴林左旗的教育發展之中,這里的校舍寬敞明亮,教學設施先進。巴林左旗中學負責人說,學校的硬件條件不亞于省城的重點中學,孩子們非常喜歡這里。
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幾十公里外的山區,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卡洛特水電站,已經從構想藍圖變成了杰赫勒姆河上的“綠色明珠”,緩解了當地能源短缺,助力經濟社會綠色發展,還為周邊修建了20多個公益項目,包括學校、醫院、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老撾帕貢學校的學生馬基(Makky)和他的小伙伴在2022年新學期開學時驚喜地發現學校多了一個新圖書室,2000多本簇新的書籍整齊地陳列在書架上。這是被稱為“瀾湄書屋”的圖書室,由三峽集團和中國外文局等單位共同建設的。
……
2022年4月,三峽集團專設社會責任辦公室作為總部職能部門,專門負責履行社會責任、鄉村振興、援疆援藏援青等工作,成為首家宣布在總部機構專設社會責任職能部門的中央企業,彰顯了三峽集團努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邁上新臺階的決心與擔當。
五年來,三峽集團始終走在履行社會責任先鋒企業前列,積極主動參與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連續四年在中央單位定點幫扶考核評價中獲得“好”的評價,探索出了初心引領型社會責任管理推進模式。
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挑戰,越需要知重負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三峽”。三峽人要牢記領袖囑托,心懷“國之大者”、扛起“責之重者”,埋頭苦干、砥礪前行,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集團和國內領先的生態環保企業而努力奮斗。(石正言)
發布日期:2023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