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English

    能源科技創新也要集中力量辦大事

      

      國家能源局近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水電、風電、太陽能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2.1億千瓦,實現了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超過煤電裝機的歷史性轉變,成為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

      能源是攸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要求加快推進能源革命,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賦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樣需要加大能源科技創新,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辦大事、求實效。

      抓住關鍵點,集中力量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當前,可再生能源和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被廣泛認為是引領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世界各國高度重視,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路徑探索步伐,搶抓占領科技制高點的戰略機遇期。我國能源央企肩負著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轉型的重大責任,必須緊緊圍繞國家能源重大戰略需求,加強能源領域關鍵技術攻關。要聚焦新型儲能技術、源網荷儲多能互補、能源數字化轉型、水風光資源精準評估及高效利用、海上風電大容量風機和深遠海開發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努力突破掌握更多具有原創性、引領性、標志性的自主創新成果。尤其是在加強新型儲能和“源網荷儲”一體化技術研究方面,科學合理布局抽水蓄能、氫能、光熱等新業務,更好實現風、光、儲多能互補、協同共舞,大力推廣“新能源+”新模式,加快推進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理順關鍵線,集中力量建強清潔能源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鏈。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大小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間,乃至國內外科技力量攜手攻堅。能源科技創新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等特點,商業示范是創新鏈中的重要環節。能源央企應該充分發揮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統籌好企業內部各業務板塊科研力量,加強科研平臺建設、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同時組織產業鏈優勢企業強強聯合和產學研深度協作,打通“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聚集”轉化鏈條,不斷提高清潔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和發展韌性。

      聚焦關鍵人,集中力量加快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科技創新,關鍵在人。為了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能源央企抓住人才、平臺、投入等關鍵點發力,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變革,實施“揭榜掛帥”“賽馬”等激勵措施,讓一批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下一步,還應依托重大能源工程、能源創新平臺,培育一批引領能源技術前沿、支撐能源工程建設的技術帶頭人和一批懂科技、精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在能源關鍵技術領域,引進儲備高層次技術人才。同時,落實國有企業成果轉化獎勵相關政策,對能源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進行獎勵。

      在“雙碳”目標、生態文明建設等總體要求下,我國能源產業面臨保安全、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等嚴峻挑戰和戰略機遇,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階段都更為迫切。能源央企是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的國家隊和骨干力量,要立足新起點,勇擔新使命,把改革創新作為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根本動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作出更大貢獻。(石正言)

    發布日期:2023年04月20日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