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English

    三峽樞紐工程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本網訊(朱靜霞)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中國三峽集團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長江三峽樞紐工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三峽樞紐工程,是目前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工程。歷史上,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頻發,興建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治水興邦的百年夢想。早在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開發三峽的設想。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繪制了“高峽出平湖”宏圖。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參建者的艱苦努力下,三峽工程于1993年動工,2008年完工,并開始實施蓄水運行,至今已連續運行12年,運行正常,各項指標達到或優于設計要求,全面發揮了防洪、發電、航運和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性保障,有力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峽工程時指出,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范,是中國人民富于智慧和創造性的典范,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范。

      

      三峽工程的設計、建設和運行,面臨著復雜的世界級技術難題。數萬名科技工作者經過數十年的聯合攻關,在樞紐總體布置和樞紐工程、巨型水輪發電機組設計制造、工程運行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創造了112項世界之最,擁有934項發明專利,編制了135項《三峽工程質量標準》,有力帶動了我國水利水電事業發展。目前,三峽工程的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使我國從水利水電大國變成強國,成為我國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

      

      據新華社報道,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包括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160項。

      

    發布日期:2020年01月10日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